程砚秋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青衣“程派”创始人,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齐称“四大名旦”,是京剧界中旦角的最高荣誉.1904年生于北京的程砚秋,满洲正黄旗人,最早官名是承麟.程砚秋恩师罗惇曧先生把“承”改为汉姓“程”,艺名为砚秋,取“砚田勤耕秋为收”之意.苦练童子功,“大侠”初长成程砚秋6岁投入荣蝶仙门下学戏,基本功训练异常艰苦.拜师后的头一天,就从练基本功“撕腿”开始.初学戏的人练撕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练习的时候,坐在地上,面向外,背靠墙,两腿伸直“撕开”,膝盖绷平,姿势摆好后还得将两腿用花盆顶住.刚练习的时候,耗时10分钟,第二天就增加到15分钟,以后递增到20分钟、30分钟,练到两条腿与墙一般齐,身子和腿成为一条直线,才算成功.
今年,是京剧大师程砚秋诞辰一百周年.在京剧"四大名旦"中,程的年龄最小,却最早谢世,终年仅54岁.程先生艺术造诣高超,当年,电波中传出"程砚秋同志患心肌梗塞逝世"时,以知识分子居多的"程迷"伤悼不已.在不久前举行的纪念大会上,人们纷纷追思他德艺双馨的一生,为程的英年早逝而忱惜.据说,周总理一生只介绍过两个人入党,一是贺龙,二是程砚秋.
在戏剧中,笔者对京剧情有独钟.据1930年的北京<戏剧月刊>发起的"四大名旦"征发揭晓报道:梅兰芳如春兰,有王者之香;程砚秋如菊花,霜天挺秀;荀慧生如牡丹,占尽春光;尚小云如芙蓉,映日鲜红.
程砚秋:小米粥设家宴程砚秋,男,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创始人.程砚秋早年学戏,受尽磨难.成名后置新屋,程母设盛宴款待宾客,却让儿子另坐一小几侧,仅上一盘酱菜、几个玉米面窝头和一碗小米粥.她当着客人面对儿子说:"我让你别忘了过去苦日子,同时也让诸位先生今后不断地提醒你,好好做人."
四大名旦中,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都没有艺名,唯有荀慧生有艺名:白牡丹.荀先生长得非常英俊,很多女人都追求他.据当时报纸介绍:荀先生在上海唱红时,万人空巷看荀郎;演出时,台下的太太、小姐拿着金条往台上扔.荀慧生不攀附权贵,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投师问友,观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