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与方法本院门诊及住院慢性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年龄20~48岁,病程0.5~11年,病情评分6~22分,平均14.32±3.36分.对照组年龄22~47岁;病程0.5~10年;病情评分6~22分,平均14.42±3.27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程度及病程等具有可比性(P>0.05).
脑疝是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病变,是指颅腔某一分腔占位病变,使较邻近分腔压力增高,脑组织向低压区移位,挤到附近的生理孔道或非生理孔道,使部分脑组织、神经及血管受压,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群.脑疝一旦形成,应及时去除病因,缓解颅内压.当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法逆转时,往往需要手术干预.脑疝患者的预后与手术治疗有关,也与围术期的护理及术中配合关系密切.本文就84例脑疝患者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子宫圆韧带周围有固有腹膜包裹,在正常情况下,其之间的腔隙消失,如果局部某一部分腔隙残留并有积液形成则形成囊肿称之为子宫圆韧带囊肿.其形态及产生机理与腱鞘囊肿相似.临床特点是位于腹股沟区可触及表面光滑的肿块或位于小阴唇的上部分有具有蒂的肿块,活动但不易还纳.常与腹股沟疝相混淆.
正常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被挤到附近的生理孔道或非生理孔道,使部分脑组织、神经及血管受压,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群,称为脑疝。脑疝是由于急剧的颅内压增高造成的,在做出脑疝诊断的同时应按颅内压增高的处理原则快速静脉输注高渗降颅内压药物,以缓解病情,争取时间。[1]。近年来,关于脑疝手术时间窗研究增多,较多报道显示手术时间窗与术后脑梗死密切相关,但是尚无统一定论[2]。为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脑外伤后脑疝形成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手术时间窗患者术后脑梗死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