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症监护病房】相关文献(6)
  • 重症监护病房与非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ICU和非ICU之中CVCRI(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区别.方法:将43例ICU患者作为重症监护组,将43例非ICU患者作为非重症监护组.中心静脉插管经Seldinger法实施.结果:共收集重症监护组与非重症监护组的导管128根.培养阳性的导管数目有38根,因此培养阳性概率29.69%.经Logistic对相关因素予以回归分析,造成CVCRI的因素为PN、穿刺部位(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结论:ICU、非ICU易患CVCRI的因素及病发情况基本一致.PN、穿刺部位(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是造成CVCRI重要的、独立的危险性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 相关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 非重症监护病房
  • Mohnarin 2011年度报告:非ICU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2年24期

    目的 了解2011年全国非ICU住院患者中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使用WHONET5.6软件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4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报数据中非ICU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非ICU住院患者中共分离到细菌95 91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8124株占71.0%,革兰阳性菌27 792株占29.0%,前5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19.4%、11.9%、11.8%、9.74%、8.8%;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血液和尿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7.9%、82.2%和86.8%,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中分别有2.6%和0.7%对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71.9%和48.2%,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及含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5.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明显;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喹诺酮类、米诺环素的耐药率<25.0%.结论 我国非ICU住院患者检出细菌以肠杆菌科、非发酵菌、葡萄球菌属为主,耐药现象仍为严重,尤其产ESBLs及耐喹诺酮肠杆科细菌及耐碳青霉烯非发酵菌更值得关注.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抗菌药物 非重症监护病房 药敏试验
  • Mohnarin2010年度报告:非ICU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2年3期

    目的 了解2010年全国非ICU住院患者中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据CLSI 2010年标准,使用WHONET5.4软件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5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报数据中非ICU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非ICU住院患者中共分离到细菌47 203株(按患者首次分离株进行统计),其中革兰阴性菌株33 110株占70.1%,革兰阳性菌14 093株占29.9%,前5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7.8%、11.3%、10.7%、9.4%、8.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头孢西丁菌株分别占48.9%和64.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对替考拉宁出现少量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有0.6%和2.3%对万古霉素耐药,0.4%和1.2%对替考拉宁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8.6%和41.9%,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及含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5.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明显,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高于往年监测数据;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喹诺酮类、米诺环素的耐药率<25.0%.结论 我国住院非ICU患者细菌以肠杆菌科、非发酵菌、葡萄球菌属为主,MRSA、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非发酵菌以及对喹诺酮耐药肠杆菌科十分突出,且呈增长趋势.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抗菌药物 非重症监护病房 药敏试验
  • 2006-2007年Mohnarin非ICU住院患者病原菌耐药性监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8年9期

    目的 了解2006-2007年全国非ICU住院患者中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耐药监测网中各成员单位按方案规定收集所有的目标病原菌,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依据2006年CLSI标准,采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6月-2007年5月在非ICU住院患者中共收集到病原菌77 2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3 549株(69.3%),革兰阳性菌23 704株(30.7%);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分别占57.6%和83.3%,SAU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株,CNS出现少量替考拉宁中介和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0.9%和69.9%,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有1.1%和2.7%对万古霉素耐药,0.8%和2.7%对替考拉宁耐药,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比率9.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34.5%和23.5%,各种肠杆菌科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高度敏感,除褪色沙雷菌外,平均耐药率<2.0%,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药物的耐药率达到70.0%,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0.0%~60.0%.结论 我国住院患者病原菌耐药性明显,且呈增长趋势,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传播与增长.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抗菌药物 非重症监护病房 药敏试验
  • ICU与非ICU MRSA医院感染患者特征分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A 2012年5期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制订有效的MRSA感染控制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l-6月MRSA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ICU) MRSA医院感染率高于非ICU,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CU MRSA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61.1%)和血流感染(27.8%)为主,而非ICU以皮肤软组织感染(66.7%)为主,不同科室MRSA感染疾病谱存在差异(P<0.05);ICU和非ICU MRSA感染患者在年龄、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手术、疾病转归等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和非ICU MRSA感染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 非重症监护病房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 目标性监测与综合干预对降低非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8期

    目的 评价采取目标性监测与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非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效果.方法 2015年4季度对该院临床科室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基线调查(干预前),查找导致患者发生CAUTI的危险因素,2016年开始制定目标性监测方案及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CAUTI发病率.结果 采取干预措施后,手卫生的依从率由2015年4季度的78.51%提高至2016年3季度的92.99%和2016年4季度的90.73%(x2值分别为7.342、3.998,均P<0.05),患者导尿系统处置正确率由2015年4季度的72.83%提高至2016年4度的95.44%(x2=30.267,P<0.05).共监测12 067例留置导尿管患者,CAUTI发病率由2015年4季度(干预前)的1.03%(24/23 313)下降至2016年4季度(干预后)的0.53%(14/26 59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6,P=0.042).结论 通过目标性监测,提升留置导尿管患者导尿系统相关的环节质量,能有效降低非重症监护病房患者CAUTI 发病率.

    目标性监测 综合干预 非重症监护病房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