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上海出口农食产品企业对国外食品标签技术性贸易措施认知水平情况,为更好地进行技术贸易措施的培训与宣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上海市45家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贸易的企业进行有关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认知水平调查,涵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结果]结果显示受调查企业遭遇的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类别包括转基因(38.10%)、营养标签(28.57%)、过敏原(28.57%)、辐照食品(21.43%)、有机食品(11.90%)等;受调查企业进行自检和核对食品标签的比例占85.71%;企业面对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采取的主要措施为与进口商交涉(66.67%)、求助质检部门(57.14%)以及自行解决(26.19%);企业获取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信息的方式包括通过网络资源、质检数据平台、参加相关技术培训等方式。[结论]上海市内农食产品出口企业对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关注较高,企业掌握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知识水平受到相关资源的限制。应当加强对农食产品出口企业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宣贯与培训,以帮助相关企业及时规避发达国家的技术贸易措施。
1前言为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缓解外来商品对本地企业造成的冲击,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凭借自身技术、经济的优势,制订一系列的法规、技术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披着合法的外衣设置形形色色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一方面为了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为外来的商品树起了一堵无形的高墙,达到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我国经济、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有着巨大的差距,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产品尤其食品的出口造成巨大影响.同时,由于我国在技术贸易措施不够完善,也给进口把关带来一定的困难.
了解上海化妆品出口企业受欧盟化妆品法规实验动物禁令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情况,以期为企业积极规避相关技术贸易措施影响,促进化妆品国际贸易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42家从事化妆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贸易的企业在2011-2016年遭受欧盟化妆品法规实验动物禁令相关技术贸易措施影响以及应对情况的调查,涵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结果显示受访企业普遍受到欧盟化妆品法规实验动物禁令相关技术贸易措施的影响,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近260万美元.受访企业安排专人收集相关技术贸易措施信息的比例较低,占33.33%.企业面对相关技术贸易措施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求助质检或商务部门(52.38%)、与进口商交涉(33.33%)、向行业协会或商会报告(23.81%)以及自行解决(21.43%);企业获取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信息的方式包括通过网络资源、质检数据平台、参加相关技术培训等方式.因此,上海化妆品出口企业应当加强实验动物禁令相关技术贸易措施的宣贯与培训,有必要从了解出口目标国家或地区法规、建立体外替代检测技术平台以及技术贸易措施应对策略等方面帮助化妆品出口企业及时规避发达国家的技术贸易措施,促进我国化妆品国际贸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