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技术文件,为了便于编写、审查和使用,各国对标准的编写都有一套基本规定,也就是说有统一的编写方法.但不同类别、系列的标准编写方法不完全一致,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编写是按照GB/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达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和预防医科院标准处1997年3月编写的<标准编写及审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要求编写.由于各标准起草人不是长期从事标准制定工作,往往难以理解、掌握全部的有关标准编写的内容.因此,近两年审查的标准稿件(包括送审稿,报批稿)虽较以前有一定改进,但对照GB/T 1.1-1993和<指南>的要求,仍存在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除标准正文中的问题外,其余部分由于重视不够,问题也很多.为了提高标准编写质量,对近两年送审、报批的稿件中所出现的不符合GB/T 1.1-1993和<指南>要求的、带有普遍性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分述如下.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遵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各项规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GB/T1.1-1993进行了修订,颁布了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前言为保障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规范实验动物笼器具塑料笼箱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制.
前 言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制.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前言为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规范实验动物笼器具金属笼箱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制.
前言为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规范实验动物笼器具饮水瓶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制.
前言为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规范实验动物笼器具笼架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制.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将野山参分等质量标准列入2001年<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一)序号为131,新制定标准,完成时间为2001年.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为了落实完成好这一制订标准项目任务,精心组织和协调,首先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组织进行了市场调查、收集资料、选择有代表性野山参样品、反复进行对比试验、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们的意见,起草了野山参分等质量标准草案.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结构和内容均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而编写的,现将标准编制情况说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