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为改善海蛤片颗粒松散、颗粒率低、不易压片成型等问题,对其制粒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本实验选择预胶化淀粉、羧甲基淀粉钠、聚维酮K30为主要辅料,以海蛤片的颗粒性状、颗粒水分、颗粒率、片面外观、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展开研究.结果 全方粉碎成细粉(约占配料处方量的74%)与辅料(配料处方量中预胶化淀粉14%、羧甲基淀粉钠内加7%、聚维酮K305%)混合制粒后,外加羧甲基淀粉钠2%与硬脂酸镁1%总混后压片.结论 海蛤片的制粒工艺合理、重现性好,可用于海蛤片的生产.
目的 探讨海蛤片对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SD大鼠60只,除假手术组10只外其他大鼠采用乙酸致胃溃疡造模.造模1 w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安胃片组(按1.2 g/kg灌胃),海蛤片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生药4.8、2.4、1.2 g/kg灌胃14 d;于末次给药1h后腹腔麻醉结扎幽门,8h后麻醉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前列腺素E2 (PGE2)、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含量.分离食管结扎,结扎贲门,将胃体取出,胃体内物质收集于塑料离心管内,比较胃液体积,测定上清液pH值;解剖并观察胃黏膜溃疡情况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溃疡评分.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降低胃溃疡大鼠胃液的分泌量、升高胃液的pH值;与模型组比较,海蛤片能明显使胃溃疡模型大鼠血清中PGE2、SOD的水平升高(P<0.05),使MDA、NO、ET-1的水平降低(P<0.01或P<0.05).病理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的胃黏膜层组织细胞排列层次清楚,黏膜肌层、下层及浆膜层完整;模型组的胃黏膜有部分腺体破坏,黏膜下层血管有瘀滞,黏膜下层及浆膜层有炎性细胞浸润;各给药组的胃黏膜上皮缺损程度及炎性浸润程度较模型对照组减轻,部分腺体紊乱.结论 海蛤片对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升高PGE2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升高SOD、降低MDA水平提高机体抗脂质过氧化物歧化酶的能力,降低ET-1、NO的水平调节胃黏膜局部血供及胃酸分泌,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