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讨论在4种口腔温度下对不同镍钛方丝超弹性及热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5种规格相同的镍钛方丝及规格为0.016英寸的普通型中国镍钛合金牙弓丝,6种镍钛弓丝分别在25、33、35、40摄氏度的模拟口腔中进行试验,检测各种型号弓丝的力学性能.结果:5种镍钛合金弓丝的应力值(卸载至1.5mm)随温度改变而增大,COPPER NiTi27随温度增加卸载刚度变化最大,0.016英寸的普通型中国镍钛牙弓丝变化最小,6种镍钛牙弓丝滞后值中COPPER Ni-Ti27在35℃时的滞后值最小,在其他温度中差异不显著(P>0.05),COPPER Ni-Ti40在25℃中的滞后值最小,33℃中最大,相同温度时普通型中国镍钛牙弓丝最大.结论:具备热弹性的镍钛弓丝有L&HTIAN、COPPER Ni-Ti35、COPPER Ni-Ti40,镍钛弓丝对温度有较高的敏感性,COPPER Ni-Ti40与0.016英寸的普通型中国镍钛牙弓丝的柔和矫治力量相似,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矫正弓丝的机械弹力是正畸的主要力源之一,如何使弓丝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产生持续柔和的矫治力量,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1971年美国Andreasen GF等[1-2]首次将镍钛丝引入正畸临床应用.而镍钛合金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抗腐蚀性能和形状记忆功能,并且能在较大范围的挠曲下产生较小且持续的力量,受到了正畸医生的青睐.
1引言1963年美国海军军械研究室Buehler等偶然间发现了等原子NiTi合金(当时作为阻尼材料开发研究)在室温(马氏体态)经形变(弯曲)、再经加热(与点燃的香烟火苗接触,发生逆相变:马氏体→母相)后,自动回复母相态形状(自动弹直);由于累积了马氏体相变的知识,这类合金(具有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合金)在马氏体态变形,经逆相变,能自动回复到母相形状,于是命名为形状记忆.自此,形状记忆合金及"NiTinol"(指Ni-Ti-navy-ordnance-laboratory)开始进入实用阶段[1].
目的:在模拟口腔环境下,研究温度对不同的镍钛方丝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种0.016×0.022英寸的镍钛方丝及1种0.016英寸镍钛圆丝,采用改良部分牙弓托槽弯曲实验装置,分别在不同温度(25℃、33℃、35.5℃、40℃)的人工唾液中进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随着温度升高,6种镍钛弓丝卸载至1.5 mm时的应力值及卸载刚度随之增大,其中Copper Ni-Ti 40的应力值最小,镍钛圆丝的卸载刚度最小;滞后值最低的为镍钛圆丝,最大的为普通型中国镍钛牙弓丝.结论:6种镍钛弓丝均表现出了临床所需要的超弹性能,且L&H Titan,Copper Ni-Ti 35,Copper Ni-Ti 40同时具备热弹性;6种镍钛弓丝力学性能均表现出明显的温度敏感性;Copper Ni-Ti 40能提供与镍钛圆丝相当的柔和的矫治力量,能胜任临床的早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