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对药品生产企业在1999年就开始施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2000年又发布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范了药品经营质量的管理.而对药品使用的终端环节--医疗机构,目前还缺乏一套科学的完整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来制约,也没有公认的对医院药剂科工作检查、验收标准.药库是药品进入医院的第一环节,药库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本院参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1]的管理模式对药库的管理工作进行探索,建立了药库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并予以实施.
药品调剂工作是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终端环节,是医疗机构保证医疗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作者认为,在基层医院门诊药房的现有基础上应该做到:①药品质量的管理.②药学服务.③数量、金额的管理.并且,前两者是重点中的重点.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药品管理当局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生物制品品种不断增多,生物制品质量不断提高,很多生物制品品种已打入国际市场.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与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紧密联系,其质量控制十分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药品的质量控制更加重视,质量控制措施逐步走向完善,笔者试通过对我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有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我国药品质量控制体系现状,供有关人士参考。
目的:为我国药品经营企业顺利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认证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归纳了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 5个阶段.结果与结论:只有企业上下都能认识到药品质量的重要性,并使企业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才能说企业真正实施了 GSP.
本文对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实行分析,不断构建完善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旨在保障药品质量,确保药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