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是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当前农村卫生改革滞后,农村卫生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何克难奋进,推动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是摆在卫生行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认真分析农村卫生工作现状,本着改革与发展同步,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坚持从转变职能入手,逐步由"办卫生"向"管卫生"转变,加大宏观监管和调控力度,狠抓五个方面的管理,整体推动农村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泰山区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把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民利益、确保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勇于实践,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以初级卫生保健为龙头,以合作医疗为关键,以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为基础,以农村卫生机构改貌建设为保障,以社区卫生服务为方向的农村卫生综合改革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1999年9月,全国农村卫生协会理事会成员参观考察泰山区的农村卫生工作现场时,称赞把五项工作有机结合,整体推动农村卫生工作的做法,是既具有地方特点、时代特征,又有普遍意义的"泰山模式".2001年12月,全国基层卫生工作会议在泰安召开,与会代表参观了泰山区"五结合"农村卫生综合改革的现场.
医疗体制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须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大环境兼容互补.因此,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选择,必须和宏观的社会经济环境相匹配.19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决定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走向市场化的总体趋势是不可逆转的.2000年以来,医疗卫生领域的诸多问题不是市场经济体制造成的,恰恰是市场化改革不系统、不配套、不彻底的结果,是仍保留下来的旧计划经济体制因素与新市场经济体制因素不协调的表现.其解决思路不是回归计划经济体制,而是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并在改革过程中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