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于2000年9月~2001年3月对5个乡镇农村已婚育龄妇女27 863人进行妇女疾病普查普治.检查发现各种疾病共16 660人,患病率为67.18%.其中生殖道感染(RTI)12 755人,占患病人数76.56%,以上生殖道感染最多.普查认为:RTI是已婚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应引起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工作者的关注.需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提高育龄群体,尤其是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
目的 分析陇西县农村妇女疾病普查情况及发病情况,掌握当前妇女疾病变化趋势,使普查工作与妇女生殖保健知识宣传相结合,达到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妇女疾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6000例农村妇女采用常规的妇女疾病普查方法,从事普查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按照<妇产科学>的疾病诊断标准,进行疾病诊断,整理分析资料.结果 妇女生殖感染,乳腺疾病,发病率高.结论 妇女疾病普查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加强多部门协作,提高妇女疾病普查率,积极防治,切实维护妇女的身体健康.
中药乳罩疗法是中药外治疗法之一.方法是将一些中草药碾成细末,以柔软的棉布折成复盖乳房的乳罩形,内铺少许药棉,把药末均匀撒上,再覆以稍厚的普通棉花,经过纵横缝纫,使药末固定在网状小格中以免堆积,佩带在乳房上进行治疗.下面介绍妇女疾病的中药乳罩疗法.
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是一类具有类似动物雌激素样生物活性,来源于植物的化合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传统的富含植物雌激素饮食的亚洲国家,发生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险性明显降低[1].
目的:了解和掌握忻州市妇女常见疾病和多发病的发病情况,为防治妇女疾病提供有效依据,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意见和建议。方法对2010~2012年忻州市在职妇女疾病进行普查,对3年内妇女疾病的患病情况和疾病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普查妇女人群基数逐年增加,患病率2011年达到高峰,2012年稍下降,但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炎、乳腺增生、子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率逐年升高,阴道炎、子宫肌瘤和盆腔炎患病率逐年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病率逐年上升,但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妇女疾病普查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有极大贡献,应当增强对本市妇女疾病的普查力度,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降低妇女疾病患病率,加强对妇女宫颈疾病的干预,提高普查技术水平。
目的 了解临泉县城区妇女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第二季度在临泉县计生服务站接受体查的已婚妇女共586名,对其妇女病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具体疾病发病率从高到低患病情况依次为:乳腺疾病占32.4%,阴道炎占24.1%,慢性宫颈炎占17.4%,附件疾病占3.8%,子宫肌瘤占1.9%,盆腔炎占1.5%,其他疾病占1.2%.结论 政府应加大投入,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将妇女病调查、普治这项惠及广大妇女健康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制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本县城区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以健康教育为先导,普查、普治相结合,多措并举,努力降低各种妇女病的患病率,提高本县城区妇女的健康水平.
目的 了解吉林市的已婚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市2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4820例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病筛查.结论生殖器官炎症、肿瘤以及乳腺疾病、宫颈疾病的发病率升高,积极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 分析探讨妇女疾病普查的健康状况及干预措施.方法 5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妇女疾病健康普查,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分析, 对其患病率及常见妇科疾病排名进行探讨.结果 500例妇女的患病率为31.60%, 共158例, 常见的妇科疾病排名依次为宫颈炎、乳腺疾病、盆腔肿瘤、阴道炎、盆腔炎、乳腺癌及宫颈癌.结论 妇科疾病的患病率较高, 在社区或医院应该加大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 指导患者进行定期的体检, 以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按照本地区农村三年一次妇女病普查的要求,我院于2005年4、5月份对全镇的1/3农村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制定防治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意识,降低妇女疾病的发生率.
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超声技术、介入放射技术以及微创化外科技术,成为了现代微创技术的基本内容[1].在5种技术中,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疾病中心中的重要性不同,如消化、呼吸、泌尿、妇女系统疾病中,内镜、腔镜技术尤为重要,而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中,介入放射技术则最为重要;不同技术在不同疾病中心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也参差不齐,如介入超声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远比在妇女疾病中应用水平为高,泌尿系统内镜和腹腔镜技术水平已经相当完善.因此,在每一个疾病中心,根据其疾病与解剖特点,系统、全面地发展每一种微创技术,则是全面提高各种微创技术在不同疾病中心的应用范围、提高微创技术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妇科疾病是威肋妇女身体健康的杀手,对于妇女疾病就目前妇科的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且对于妇科肿瘤就更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于宫颈癌等妇科肿瘤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认识不足则最为突出.它已经严重威胁着我国妇女健康,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第一位,即每年约有2万~3万女性被其夺去生命,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
子宫脱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女疾病.此病给妇女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本文对26年来收治的446例子宫脱垂患者的发病程度、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的变化,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了追踪,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男性疾病与妇女疾病一样,都应引起社会、家庭和每个人的重视.但是由于男同志男子汉大丈夫爱面子的思想作怪,所以患了阳痿、早泄、不射精等男子的特有疾病,由于爱面子羞于启齿,怕丢男子的尊严而不到医院就诊,延误了病情,错过了治疗时机,不仅给男人带来了痛苦,也给其伴侣带来了痛苦,使家庭不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和睦会引起社会不和谐,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所以,男子性功能障碍不仅仅是个人的肉体疾患,也是社会的精神疾患.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SUL)是一种常见的妇女疾病,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长期以来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特别是远期疗效一直不够理想.近年来随着在发病机制、诊断和手术方法方面的新认识,对FSUL的诊治有了新的进展.
目的:分析了解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妇女疾病及妇科疾病情况.方法:对妇女妇科疾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结果:检查3 214人,发病人数1 782人,发病率55%,年龄18~50岁,18~40岁占85%,民族藏族,占调查人数的90%.结论:藏族妇女发病率较高,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要维护妇女生殖健康就要防范普及妇女病防病知识.使妇女从妇科疾病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之身.
酸奶对人体有诸多的益处: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钙质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不但能健胃、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改善肤质、减少便秘,更能活化免疫系统、降低胆固醇、减少妇女疾病等,可谓是最天然的保健食品.酸奶机可以给牛奶发酵提供一个恒定温度的装置,温度35~45℃之间,在这个环境下,益生菌大量繁殖,牛奶中乳糖转化成乳酸,牛奶发酵成酸奶.由于自制酸奶具有方便、经济等优点,受到了很多朋友的青睐;但不少读者对自制酸奶还有这样那样的疑惑,本期就常见问题给予解答.
女性压力大或爱吃冰冷食物会增加子宫肌瘤生成的风险,平常适度饮用具温经散寒和舒压的茶饮,有助于预防肌瘤增生.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女疾病,多数为良性肿瘤,但若数量太多或体积过大,恐造成经血过量、经痛、骨盆腔疼痛,甚至导致不孕.中医师表示,现代女性爱吃冰冷食物、压力大,都是好发子宫肌瘤的原因,建议平时应做好饮食管理,少吃寒凉食物,经期前后可喝些黑糖红豆汤,或玫瑰麦枣茶温经散寒,预防子宫肌瘤生成.
目的 了解县级城区妇女病的发病情况,为搞好女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2008年城区754例妇女疾病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阴道炎、宫颈糜烂、各种乳腺疾病检出率占前3位.结论 妇女定期健康检查对保证妇女的身体健康,早期发现女性疾病,早期治疗,以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乳腺癌是工业化国家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为排名在肺癌之后的第二大杀手[1].雌激素(estrogen)对于维持正常乳腺组织的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其分泌紊乱可导致某些乳腺癌细胞的恶性增殖.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于1986年被克隆后,人们对其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和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其为靶点的药物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1996年又相继从大鼠[3]、人类[4]和小鼠[5]中发现ERβ,从而为进一步揭示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妇女疾病的发病机制开拓了崭新的视野.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类寿命延长,老年人群比例增大,老年人疾病也相对增多,同样绝经后妇女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防治绝经后妇女疾病,已引起全球医学界和预防医学界广泛关注.
目的:了解高校教工妇女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高校医院为女教工服务的模式.方法:分析华北电力大学430例在职及离退休女教工的妇女疾病普查结果.结果:宫颈糜烂、乳腺增生、子宫平滑肌瘤检出率居前3位.结论:定期体检,加强对女教工妇女疾病的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形式普及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了解吉林市江北地区妇女疾病普查状况,掌握常见妇女疾病的患病率及其特点,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06~2010年吉林市江北地区在职女工妇女疾病普查结果,对5年间常见妇女疾病的患病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妇女病普查的人数逐年增加,妇女病患病率不同程度有所变化,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的患病率升高(P<0.05),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盆腔炎的患病率逐年下降,贫血及血脂增高也逐年下降(P<0.05).结论:应增强对妇女疾病普查的宣教,改善职工的食谱,对妇女疾病的患病率降低有重要意义;加强对乳腺健康的干预,不断提高乳腺疾病的普查技术水平.
目的:了解伊通县内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发病情况,为今后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伊通县12名专职人员分为登记询问病史组、乳房红外线透视组、常规妇科检查组(包括阴道分泌物检查)、阴道镜检查组(对可疑者取活组织做细胞学检查)、阴道B超组、海极星聚光治疗组对8 739例已婚妇女进行全免费检查.结果:妇科疾病发病率为60.83%,乳腺疾病发病率为9.13%.共查出9种妇女疾病,以慢性宫颈炎患病率居首位,>40岁妇女患病率高,农村妇女的妇女病患病率高于城镇(P<0.05).结论:应加大妇幼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妇女防病、治病意识,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为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区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我区2002~2003年妇女疾病普查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为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区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我区2002~2003年妇女疾病普查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目的:了解“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什邡地区妇女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地震灾害发生后什邡市3 542例妇女疾病普查结果.结果:3 542例妇女中,患妇女常见病2 421例,占68.09%;心理情绪性疾病1 743例,占49.20%,与地震前5年什邡市妇女病普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情绪性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震对妇女常见生殖道疾病、贫血、B超检查及宫颈细胞学刮片结果的影响不大,但对妇科内分泌疾病和心理、精神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解哈密地区妇女病发病情况,为今后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我所于2001年4~8月对地区1 490名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现总结资料分析如下.
更年期妇女内分泌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由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导致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骨质疏松症及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故对更年期疾病的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
妇女疾病的干预性检查是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妇女健康素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改善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卫生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院以减轻农民负担为前提,以强化本职工作为手段,以提高全县妇女健康水平为目的,从2000年3月15日~5月25日,以B超检查、乳腺扫描、妇科检查3项内容为重点,在全县7个乡镇22个行政村累计检查城乡妇女5 764名.只进行B超或乳腺单项检查者676例,3项全部检查者5 088例.其中患有宫颈糜烂者1 503例(Ⅰ度1 108例,Ⅱ度332例,Ⅲ度63例),占患病总人数的33.85%;子宫肌瘤80例,附件炎781例,慢性盆腔炎81例,老年性阴道炎164例,卵巢囊肿101例,宫颈炎138例,滴虫性阴道炎46例;乳腺增生1 016例,乳腺纤维瘤11例,患宫颈息肉、外阴白斑、巴氏囊肿、子宫内膜炎等疾病371例;还发现宫颈癌1例,乳腺癌3例.在被检查中正常盆腔仅有1 901例,占3项全部检查总人数的37.36%,患各类不同疾病的人数占62.64%.
为提高我县妇女保健工作水平,降低我县妇女疾病的发病率,在县妇联、县总工会、县卫生局、县劳动局的领导关心、重视下,我所于2002年8月-10月份期间,对全县1 300例已婚妇女进行了妇女疾病的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