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辖4县2市4区,总面积7 882平方公里,总人口486.2万人.自2002年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定为全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以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面初步摸索出一条市、县、乡联动互助、优势互补,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协作的新路子,收到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有效整合、利用国际合作项目资源,充分发挥国际合作项目的前瞻性、探索性和示范性作用,河南省人口计生委从2003年底开始在孟州市、上蔡县和扶沟县开展了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协作项目(简称三县协作项目).该项目旨在联系三个具有国际合作项目背景的县市,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以求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整体提高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背景儿科姑息治疗( paediatric palliative care,PPC)在澳大利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专业领域,许多家庭打算尽可能在家照顾患儿,包括在患儿疾病的终末期阶段。目的本文强调了全科医生( GP)在PPC患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当家长打算在家照顾患儿时。本文也强调了专家PPC团队应为GP提供支持。讨论 GP与其他地方服务协作可提供许多帮助,成为团队的一部分,管理有姑息治疗需求的患儿。专家PPC服务可向GP提供相关信息、特殊教育、建议和持续支持,有助于GP为患儿及家属发挥其重要作用。
目的:探索适宜我国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混合预付支付模式,并论证其效果.方法:借鉴国内外医疗集团支付模式,设计以“按疾病测算+集团打包预付+单病种付费+绩效管理”为核心的集团总额预付制,并通过准实验的政策干预对照试验,利用差分模型,论证该支付方式在控费和改善服务协作方面的效果.结果:从4个乡镇中筛选符合病种纳入标准的住院报销样本共38 980条,以及两级住院病历共194份,发现相对对照组,实验组每人每5个月平均住院率下降0.08%,三级医院住院服务风险比下降0.16%,服务连续性上升了33.80%.集团总额预付制有助于降低住院结构、促进医疗协作,但实际效果因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未能很好执行受到一定影响.结论:建议未来医联体改革应以激励医疗协作、改善服务质量为目标,以分级诊疗和信息共享为基础,在循证基础上配合实施适宜的混合预付模式.
目的:基于博弈论分析县级医生在县乡两级服务协作中的行为选择,为促进县乡两级服务协作提供依据. 方法:建立县乡两级服务协作中县级医生诊疗方案选择的博弈模型,分析县级医生服务协作对县级医院、医生本人、患者三方的损益.结果:在县级医生服务协作中患者受益最大,县级医院只有在医生愿意主动协作且有足够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才会协作.结论:目前我国县乡两级服务协作方面缺乏对医生行为的制度约束,分级诊疗配套制度不合理,医生在服务协作时的成本和收益不对等,医生缺乏协作动机,而县级医生的收益大部分取决于政策及绩效的激励,目前条件下县级医生不协作为现实最优方案.从博弈论角度出发,为更好激励县级医生进行服务协作,需要加强其对两级服务协作的全面认知,改变其收益构成,降低服务协作的成本.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是基于人群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遵从按需适配原则建立起的最有效的供给模式,其中网络功能发挥最重要的机制就是基层首诊与双向转诊.医疗服务市场化以后,县乡两级机构服务协作缺失是造成患者就诊趋高的直接因素.分级诊疗制度加上已经实现了两级间的管理连续与信息连续,但县级医生的不参与仍然无法实现两级服务协作.县级医生连续性服务提供属于个人方案决策行为,受其预期损益的影响,从目前的剖析来看,县级医生服务连续损失大于收益,所以不会主动提供连续性服务,同时政府、医保与医院对医生服务连续的调控力不足,也无法促使医生的连续性服务提供.所以脱离了医生连续性服务激励的制度建设,难以实现分级诊疗、上下协作的格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