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是中医学基本辨证纲领之一.目前,中医学界公认的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张煜[1]认为,八纲起源于《内经》,充实于汉宋,后经过明清的完善,由近代著名中医学家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明确提出.自建国后引入全国统编教材沿用至今,已成为中医学界公认的传统概念.长期以来,八纲辨证在教学、临床、科研等各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笔者认为,此八纲无论是从它的概念还是内涵方面,始终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笔者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结合中医学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认识及临床理法方药的应用,提出新的八纲为“虚实、寒热、浮沉(逆陷)、开合”,并阐释其在教学及临床应用中的合理性及指导意义.笔者才疏学浅,不对之处敬请同道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