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细胞/代谢】相关文献(1)
  •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树突状细胞频率、表型、功能变化

    《中国医师杂志》 CSTPCD CA 2016年3期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 LF)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频率,表型和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ACLF患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0例,20例健康者作对照(NC)组,流式细胞术检测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频率.密度梯度法离心及免疫磁珠阳性选择法分离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为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MoDC),经刺激后,检测MoDC的表型,并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Mo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ACLF组mDC频率较CHB组及NC组均明显降低(P<0.01),但CHB组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27).与NC组相比,ACLF组和CHB组pDC的百分率均显著降低(P<0.01),但ACLF组和CH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经poly(I∶C)刺激后,CHB组MoDC表面MHCⅡ类分子HLA-DR、成熟的标志CD83及协同刺激分子CD86和CD80平均荧光强度的表达均低于NC组,但高于ACLF组.HBV感染者Mo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低于NC组,ACLF组降低尤为显著(P<0.01).结论 ACLF患者外周血mDC和pDC频率显著下降,MoDC表型缺失、成熟障碍以及功能低下,可能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之一.

    肝功能衰竭 急性/代谢 树突细胞/代谢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