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修复是不同于瓷熔附金属全冠的一种仿生修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抗腐蚀性.由于近几年来要求更为自然的全冠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对合金毒性过敏反应的担忧[1],所以全瓷冠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最为美观的全冠修复体而向患者推广.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1-2蛋白在灰线牙龈组织和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的生物学效果.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后建立出的家兔灰线牙龈实验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检测PCNA、bcl-2蛋白在戴金属烤瓷全冠3个月组、戴金属烤瓷全冠6个月组和不戴金属烤瓷全冠组即对照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戴金属烤瓷全冠3个月组与对照组PCNA有显著性差异(P<0.05);戴金属烤瓷全冠6个月组与对照组PCNA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戴金属烤瓷全冠3个月组、戴金属烤瓷全冠6个月组与对照组bcl-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NA表达与灰线牙龈组织炎症反应有关;PCNA、bcl-2的表达,不表明灰线牙龈组织有异常增殖.
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PFM)由于兼有金属的强度和瓷的美观而受到患者和医师的普遍欢迎,为临床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问题,如金属烤瓷修复几个月后(6mo~数年)修复体毗邻的牙龈组织增生肿胀、变紫青色,形成灰线牙龈,严重影响了修复效果.大部分学者认为是金属烤瓷修复体基底冠中的镍、铬在电化学的作用下游离出进入牙龈,聚集而致牙龈变色,变色的牙龈组织形态学和细胞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1-3],国内外学者利用各种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戴冠牙龈组织和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的生物学效果.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后建立出的家兔戴冠牙龈实验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检测PCNA在戴金属烤瓷全冠3个月组、戴金属烤瓷全冠6个月组和不戴金属烤瓷全冠组即对照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戴金属烤瓷全冠3个月组与对照组PCNA有显著性差异(P<0.05);戴金属烤瓷全冠6个月组与对照组PCN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NA表达与戴冠牙龈组织炎症反应有关;PCNA的表达,不表明戴冠牙龈组织有异常增殖.
临床上常见的PFM(瓷熔附金属全冠)基牙因制备不当、过薄、过长、死髓牙变脆等原因折断,从而导致PFM修复失败.对此,笔者采用铸造法制作与原PFM内冠密合的蜡核熔模替代折断的基牙,从而恢复PFM的良好功能,避免重新制作.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有5名患者,女性2名、男性3名,年龄22~35岁,上颌中切牙4个,侧切牙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