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MNSC)在云南省山区现场的灭螺效果.方法 在云南省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钉螺环境的玉米地和沟道,采用机械喷洒和喷壶喷洒灭螺,每种环境每种方法分MNSC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2组.机械喷洒剂量6g/m2,1次完成;喷壶喷洒每次剂量2 g/m2,3次,每次间隔7d,总量6g/m2.结果 机械喷洒灭螺后7、15、30 d,玉米地MNSC组钉螺死亡率为88.68%~ 92.88%,WPN组为89.86%~ 90.32%,沟道MNSC组钉螺死亡率为89.97%~94.46%,WPN组为90.08% ~ 96.74%,灭螺前和灭螺后2组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喷壶灭螺后7、15、30 d,玉米地MNSC组钉螺死亡率为66.14% ~ 89.11%,WPN组为78.40%~ 91.22%,沟道MNSC组钉螺死亡率为84.13% ~ 94.27%,WPN组为85.81% ~ 95.26%,2组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在云南省山区现场灭螺效果较好.
目的:探索50%氯硝柳胺乙醇铵盐可湿性粉剂(WPN)和26%四聚·杀螺胺(MNSC)两种灭螺药对水稻、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在东至县尧渡镇尚合村一处环境相对独立的水稻、棉花种植区内分别各选取一块长方形田块作为试验现场,将其分别划分为7块(垄),施以不同浓度的WPN和MNSC药液,并以清水做对照。施药后2d、7d、15d分别观察水稻和棉花的株高及出现卷叶、枯萎、死亡现象。结果 WPN和MNSC在推荐使用的灭螺浓度(2g/㎡)甚至高于2倍的浓度下对水稻和棉花的幼苗生长发育并无影响,但高于4倍的药物浓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致使水稻出现少量轻微卷叶现象,棉花幼苗生长受影响。结论高浓度WPN和MNSC对水稻和棉花幼苗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尽量避免药液喷溅到水稻和棉花幼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