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庸讳言,自主知识产权稀缺、仿制过多、创新不足一直是我国医药产业的软肋.加入WTO后,中国医药企业首先面临的将不是关税降低、外国药品气势汹汹地抢夺国内市场,而知识产权纠纷将会首当其冲.天文数字的药品专利许可使用费和赔偿金,犹如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中国药业之头.医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科技的"四高"产业,而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销售收入不足5000万元,经营成本相对较高,所以用来研发新药的资金投入就更少,一般都在销售额的5%以下.此外,技术创新的产生、发展以及创新后果的不确定,使企业的创新行为面临较大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滞缓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面对这样的现实,把大幅提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重任完全寄希望于医药企业自身是不切实际的.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政府功能的存在和作用,是技术创新得以持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政府功能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优惠政策设计、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作为,是技术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析,探讨政府如何进行有效的政策选择,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并形成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持续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