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摸索无机陶瓷膜分离地龙匀浆液中药效物质的最佳操作条件.方法:以膜通量为指标,筛选合适的膜材质,优化压力、温度、浓度等操作条件.结果:显示膜通量随过滤压差、温度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随浓度的上升而下降.结论:通过比较膜通量的大小和膜通量的衰减速度,分级分离时一级膜管选择0.2 μm Al2O3、二级膜管选择50 nm ZrO2,最佳操作条件:0.15 mPa、50℃、33.3%的料液浓度.
目的:探讨温度、pH值对地龙匀浆液物化性质(黏度、电导率和浊度)的影响规律,以及与10万膜通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粘度仪,电导仪和浊度仪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地龙匀浆液的黏度、电导率和浊度.结果:(1)20℃时地龙匀浆液的电导率、浊度变化趋势与50℃类似,但拐点均朝较大的pH值方向移动,且两者的拐点均出现在同一pH值,前者为pH值=5,后者为pH值=6.7.20℃时地龙匀浆液的黏度先增大后减小,而50℃时体系黏度受pH值影响小,变化幅度较小.(2)随着温度的升高,原匀浆液的pH值会稍微发生波动;原匀浆液的电导率和浊度基本呈上升趋势;黏度呈下降趋势.结论:由于地龙匀浆液组成的复杂性,其物理化学参数随温度,浓度和pH值的变化规律与简单溶液不尽相同,而呈现多样性.
目的:重点在于摸索超滤膜分离地龙匀浆液中蛋白物质的最佳操作条件.方法:以新鲜红地龙的匀浆液为分离对象,以10万膜分离过程为目标过程,以膜通量为指标,来优化压力、温度、表面转速、料液浓度等操作条件.结果:(1)最佳操作条件为:0.25 MPa,30℃,200 r/min,pH=6.7,地龙浓度为33.3%(w:w),氯化钠的加入量为0.(2)红地龙匀浆液中蛋白物质分子量主要分布在5万~10万.结论:所得实验结果为中试或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目的 研究经聚偏氟乙烯(PVDF)膜分级分离后地龙匀浆液产物的纤溶活性.方法 以新鲜红地龙的匀浆液为分离对象,采用不同孔径的聚偏氟乙烯膜进行超滤,对超滤液进行蛋白浓度、分子量分布和纤溶活性的测定.结果 截留分子量(MWCO)为50 000的膜对地龙匀浆液的超滤结果最好,其截留液蛋白浓度大,纤溶活性明显高于其它孔径的超滤产物.结论 用聚偏氟乙烯膜分离地龙匀浆液,能得到蛋白浓度高,纤溶活性强的产物,可为临床提供高活性的抗血栓药物.
目的:研究模拟胃肠道系统酶解对地龙膜分离后活性部位纤溶、降压作用的影响.方法:对酶解前后新鲜红地龙的匀浆液采用不同孔径的聚偏氟乙烯膜进行超滤,对超滤液进行纤溶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测定.结果:酶解后匀浆液的纤溶活性总体基本没有改变,但分子量大的部位纤溶活性下降,而分子量小的部位则上升;ACE抑制活性随着酶解得到提高,以4千膜的滤过液为最.结论:消化道酶解不会降低地龙的纤溶活性,地龙匀浆后以分子量为1万的膜进行截留,可得到纤溶活性更强的部位;地龙的降压作用经过胃肠道的酶解会得到增强,先行酶解会有益于降压作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