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数字化医学影像系统中的终端显示器从技术参数、性能特点等方面作了分析对比,阐述了医学影像诊断工作选用医用显示器的重要性.强调在医学影像数字化系统建设中,医用显示器和普通显示器在应用中的区别.并指出,在数字化医学影像系统中,如果终端显示器选择不当,将会带来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下降.
目的 通过对医学影像用显示器亮度特性的评价,了解显示器的质量现状,为显示器的稳定性质量检测和环境照度的控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按照使用类别选择30台显示器,利用标准图像、亮度计进行客观指标测试,包括亮度综合特性、最大亮度、亮度比、亮度均匀性、亮度响应曲线、环境光照度对亮度响应的影响.选择31名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师,每位分别在4种典型的环境亮度下完成阅片工作,通过主观测试选择最舒适的环境照度.结果 符合"优秀"级别的显示器占26.7%,符合"良好"级别的显示器占43.4%.不同类别的显示器在综合测试中的表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706);亮度响应偏差存在显著差异(P=0.049).显示器的最大亮度与使用时间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照度等级的环境光对显示器的亮度响应有显著性影响(P<0.0001).在环境照度为24 lux时,59.01%的测试者认为最舒适(95%CI为71.45%~45.68%).结论 造成显示器亮度特性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灰阶分辨能力不足和亮度响应曲线不符合DICOM标准.环境照度影响着显示器的亮度响应误差以及阅片舒适度.选择适合的工作环境照度,并在该照度下对显示器亮度特性进行校准,应作为显示器日常质控的重要内容.
本文介绍了在我院所应用的各种品牌医用显示器的DICOM校准方式及其优缺点.
放射科在实现数字化后,工作模式有较大的转变,特别是数字化建设促使了影像诊断由传统的硬拷贝阅读转变为软拷贝阅读.配合软拷贝阅读的发展趋势,医用显示器成为影像诊断的主要工具.本文着重探讨数字化放射科室医用显示器的选择、日常使用和维护情况,以便更好地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对医用显示器重要性的认识,综合考虑显示器的性能、售后服务、维护成本,选择性价比高的显示器,根据使用目的、图像种类,选择合适的配置以达到最佳效果,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本文对医用显示器与普通显示器在参数上的区别作了对比,为医院选购配置显示器提供参考.
显示器的发展先后经历了CRT、LCD、LED、OLED等发展历程,目前以LCD、LED液晶显示器为主流,因此,此类型显示器故障增多.医用显示器大都是医疗设备厂家特殊定制,电源和信号复合成一条线;复合线无针脚定义,设备科工程师维修困难,而厂家则要求更换整个显示器.其中,LED液晶显示器主要由:主板、电源板、高压板、冷阴极荧光灯管、液晶屏等部件组成;采购医用显示器主要参数包括:亮度、对比度、灰阶、显示器响应时间及灰阶响应时间、支持输入信号制式及多通道支持、可视角度范围等.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在医院及各类医疗机构中医用显示器的需求日益增多,那么如何甄别优劣及与普通显示器的差别,在此从二者的参数性能逐一对比.因医用显示器和普通显示器的应用范围不同,对如何选购和配置的医用显示器谈谈个人的体会.
介绍了医用显示器的性能参数,重点阐述了医用显示器亮度稳定性和均匀性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显示器亮度的检测来评判显示器的性能是否符合医学临床诊断的要求.
为了为医生提供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医学诊断影像,医用显示器必须进行校正.校正器的作用是保证显示器在所有照明环境中保持理想的亮度水平,能够根据周围亮度的变化自动调整屏幕亮度.其亮度补偿功能可保证医用显示器启动时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亮度进入稳定的状态,同时检测和补偿LCD的背景亮度和灯管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医用显示器的校正分为外置亮度计手动校正与内置亮度计自动校正.
目的:对医用显示器进行质量控制并对校准周期进行研究,确保医用显示器处于最佳的性能状态,为医生提供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医学诊断影像。方法:依据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及AAPM-TG18校准标准,利用亮度计和显示器校准软件,每季度对9台BARCO医用显示器进行DICOM GSDF校正、几何失真、全屏亮度均一性以及显示分辨率项目的检测及校正。同时对医用显示器连续55周进行亮度检测,记录其亮度变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数据,用MTALAB软件对其进行曲线拟合及统计分析。结果:检测后医用显示器各项参数均在AAPM-TG18规定的范围之内,显示特性符合DICOM标准;医用显示器每季度0~25 cd/m2的亮度变化符合DICOM GSDF函数的范围。结论:根据医用显示器的亮度变化响应曲线分析得出,为确保影像诊断系统的图像准确性,将医用显示器的校准周期设定为每季度一次为合理有效。
在互联网+的带动下,构建智慧医疗系统,能够有效的缩短空间和时间距离,有效贯彻国家分级诊疗等各项医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胶片具有图像直观、分辨率高、多张胶片一起评片、不易修改适合存档等优点,而且非常符合很多医生的观片习惯.尤其是如今人口流动性较大,患者往往会向医院索取胶片,以便今后在跨院诊疗等场合中使用,因而胶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而且,因为医院的增加和医院检查设备的增加,医疗图像的总量是增长的,所以这些年医用胶片的用量没有下降,反而在增长.自助胶片报告打印系统能够有效地将智慧医疗和胶片结合起来,实现按需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