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用记录支配后三里穴位区域的神经束放电方法,观察手针刺激大鼠后肢后三里、三阴交以及腹部天枢穴位后,诱发该神经束的放电变化,为揭示针刺信息的外周传导规律,提供研究方法和依据.方法 在分离支配大鼠右侧后三里穴位神经束(坐骨神经分支)后,分别以手针刺激同侧的后三里、三阴交及天枢穴(捻转提插,1 Hz),记录并分析神经束诱发放电;然后注射神经阻滞药利多卡因封闭右侧后三里穴位,观察上述针刺诱发神经放电的变化.结果 手针刺激后三里可诱发明显的神经束放电,同样手针刺激三阴交、天枢穴则无上述神经的放电现象.利多卡因封闭后三里穴位后,手针刺激后三里,此诱发放电随之消失;而用生理盐水进行同样的注射后上述手针刺激的诱发放电依然存在.结论 手针刺激后三里穴位可诱发支配穴位的坐骨神经分支特异性神经放电,提示针刺后三里信息可沿该分支传入脊髓.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加坐骨神经分支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腰椎间孔阻滞,治疗组给予腰椎间孔阻滞加坐骨神经分支阻滞治疗,应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两组不同随访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疗效无明显变化.结论:腰椎间孔加坐骨神经分支阻滞较单纯腰椎间孔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