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用四苗防六病",对7岁及以下的儿童有程序地用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麻疹疫苗及白百破混合疫苗接种,以后适时再行加强免疫,使儿童获得对结核、小儿麻痹、麻疹、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六病的免疫力.1974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了"扩大免疫规则(EI)",宣布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各国合作发展这一计划,以后每年一次的世界卫生大会均将EPI放在优先地位.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主题是"免疫--每个儿童的一个机会",将普及儿童的计划免疫作为使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里程碑.随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其他一些危害儿童健康、可以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疹、腮腺炎等疫苗的接种,早已进入了我们的计划免疫范畴,并已成功的开展实施.
我国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经济领域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贫困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遇上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勇于克服面临的困难,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贫困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深化卫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加快贫困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及党的民族政策的实施,而且将会大大有利于我国政府承诺的2000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卫生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