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降低使用皮下埋植(皮埋)剂的副反应,提高继续使用率.方法:对4 659例合格入选的育龄妇女按不同体重随机分为减量皮埋组(减量组)2 243例,普通皮埋组(对照组)2 316例,观察5年各组的避孕效果、副反应和续用率.结果:随皮埋药量的减少,副反应逐渐减轻.月经紊乱减量组平均为28.0%,对照组平均为70.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减量组和对照组的5年继续使用率平均分别为72.0%和50.0%,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5年累计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量皮下埋植剂避孕法既保持了普通皮下埋植剂避孕法的优势(长效、高效、可逆),又克服了普通皮埋法月经紊乱发生率高、影响续用率的缺点,可接受性好,同时又不使妊娠率有明显提高.
现仅就中西医结合治疗63例粘连性肠梗阻谈谈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63例,其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8岁.2 治疗方法在禁食、胃肠减压、灌肠,补液维持水电平衡和应用抗菌素的情况下,先抽空胃内容经胃管注入25%甘露醇250ml,2h后全量注入甘遂黄硝汤(甘遂5g,大黄15g芒硝15g)或辩证加减的复方大承气汤,4h后不见好转可重复1次,小儿和年老体弱者可减量应用.
1990-01~2003-01,我们采用持续硬脊膜外腔置管技术,减量应用激素(地塞米松)及维生素B 12.行管腔内注射,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IDP)3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三、优化应用麦考酚酸(MPA)的方案无论何种情况,减少MPA的用量都会明显增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和治疗失败的风险.因此,在维持治疗中,优化应用MPA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仅应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贫血时才考虑减少MPA的用量.在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时,建议首先考虑转换应用新剂型的MPA(将吗替麦考酚酯转换为麦考酚钠肠溶片);在排除其他致病原因后,可以考虑减量应用MPA.目前,在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中如何优化使用MPA,尚无确切数据,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