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自制碳化硅陶瓷应用于临床前对其安全性进行相应评价.目的:通过微核实验检测自制碳化硅陶瓷对小鼠的致畸作用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12在中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N1H纯系小鼠80只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成8组,每组10只:碳化硅0.02,0.002,0.000 2 mL/kg组、纯钛浸提液0.02,0.002,0.000 2 mL/kg组,生理盐水对照组,75 mg/kg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方法:各组均一次性给药,24 h处死小鼠,抽取双侧股骨骨髓制备细胞悬液,推片二张,晾干、固定后浸入姬姆萨染液中染色.选择细胞完整.分散均匀,着色适当的区域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主要观察指标:计数1 000个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细胞数;嗜多染红细胞与正红细胞的比值.结果:环磷酰胺对照组微核率高于其他组(p<0.01).碳化硅陶瓷组和纯钛浸提液组微核率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碳化硅陶瓷组与纯钛浸提液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嗜多染红细胞与正红细胞的比值均≥1.结论:自制碳化硅对小鼠无致畸作用,有较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寻找一种陶瓷材料替代金属材料成为种植体核心材料.方法:实验于2007-03/06在沈阳药科大学药理实验室完成.将碳化硅材料加工成直径5 mm,厚度1 mm的圆片,共3片.将碳化硅试件放入试管中,试管中加入10 mL生理盐水,取2个试管做对照组,阴性对照组:10 mL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10 mL蒸馏水.每个试管中加入稀释兔血0.2 mL.按公式计算溶血百分率:溶血百分率=(碳化硅试件吸光度值-阴性对照吸光度值)/(阳性对照吸光度值-阴性对照吸光度值)×100%.结果:碳化硅试件的溶血率为1.04%,小于5%.结论:碳化硅种植材料不会引起生物的急性溶血.
背景:利用涂层制备技术在传统材料基体匕沉积金属钽涂层,既利用了金属钽优异生物学性能又可降低成本,为金属钽器件的应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向.目的:制备金属钽涂层支架材料,观察其体内外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多孔碳化硅基体匕制备多孔金属钽涂层支架材料,进行以下实验:①体外实验: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多孔金属钽涂层支架材料共培养2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培养第5,10,15天,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附着情况.②体内实验:在犬股骨头骨缺损处植入多孔钽材料,分别于植入后6,12周处死实验动物,将标本硬组织切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多孔钽材料与周围组织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现出极其旺盛的增殖,相互排列紧密,细胞之间连接并爬行生长进入多孔钽孔隙中,细胞完全覆盖在多孔钽表面,细胞与细胞之间形成团状重叠现象.②体内实验结果:植入6周,材料与骨组织周围界限清晰,多孔钽孔隙中有少量骨组织爬行,有少许骨小梁长入,未附着部分可见孔隙周围空虚及缝隙,材料周围未见组织破坏及排斥反应.植入12周,可明显观察到材料与骨组织生长良好,多孔钽表面和孔隙内大量骨组织长入,材料孔隙与组织紧密连接,有大量骨小梁长入,多孔钽与骨组织融于一体.③结果表明: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的金属钽涂层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 筛选新型助燃剂,评价其对样品含氟量测定的效果.方法 采用助燃剂金钢砂和二氧化硅(SiO_2)用于样品的消化处理,采用高温燃烧水解-氟电极法测定样品含氟量.以精密度试验、准确度试验(标准物质对照分析试验、加标回收率试验)及消化方法比较实验评价新型助燃剂的助燃效果.结果 筛选出新型助燃剂金刚砂,即碳化硅(SiC),其耐热、化学性质稳定,对器材无损害.用SiC处理的骨、牙齿、玉米、土豆、土壤、燃煤样品含氟量测定的精密度、准确度良好,变异系数(CV)为0.75%~2.75%;标准物质(煤CRM040、河流泥GSD-6、甘蓝粉)对照分析试验回收率分别为100.5%、100.7%、100.3%;骨、牙齿、小米、辣椒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9%、100.2%、100.1%、99.8%.高温燃烧水解法测定样品含氟量的CV、回收率分别为0.76%、100.23%,优于碱融法(5.10%、82.16%)和马弗炉灰化法(4.80%、86.92%).结论 采用SiC处理测定的样品,含氟量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目的 通过微核实验检测自制碳化硅陶瓷对小鼠的致突变性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小鼠分成高、中、低剂量组及阴、阳性对照组,并与纯钛作比较,每组10只,共80只,按1 ml/20 g体重口服同剂量的浸提液,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阳性诱变剂:注射用环磷酰胺(CP)(75 mg/kg)作为阳性对照,24小时后处死小鼠,观察P/N值.结果 各实验组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比较,无显著差异,并与纯钛组相近.结论 自制碳化硅对小鼠无致突变性.
避雷器作为供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电气元件,其作用是限制过电压以保护电气设备.目前,在变电所和发电厂用于过电压保护的避雷器主要还是碳化硅(SiC)避雷器,其电阻阀片是以SiC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的,□但是SiC避雷器从其材料性能方面来讲,伏安特性的非线性较不理想,非线性系数α较高□(α越小,非线性程度越高,保护性能越好)□,SiC避雷器普通型的α-一般在0,2左右,□磁吹型约为0.24.
硬度、压缩强度和固化深度是复合树脂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光固化复合树脂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碳化硅与二氧化硅微粉作为填料,碳化硅微粉分别占复合树脂的0 wt%、1 wt%、0.6 wt%、0.3 wt%、0.1 wt%、0.05 wt%、0.005 wt%,用游标卡尺、布洛维硬度计和拉力试验机,分别测定与比较前述六组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性能.结果发现,加入含量为0.05 wt%的碳化硅微粉,复合树脂的维氏硬度和压缩强度达到较佳性能,而固化深度与对照组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