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浸服】相关文献(2)
  • 某高隔热值服装对人体热平衡影响的实验研究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8年2期

    对两名受试者配穿新型抗浸服及保暖服等配套装备(隔热值为4.22 clo)连续5 h暴露飞机座舱环境温度及使用通风服通风条件下是否产生热应激进行了分析.试验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干球温度为16~18℃,湿球温度为lO℃.试验期间,通过通风服对受试者实施通风.试验期间测量皮肤温度、直肠温度、出汗量和心率,并以填表方式进行主观温度感觉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两名受试者试验期间与试验前即刻的各项生理指标比较,加权平均皮肤温度以降低为主,直肠温度为轻度降低,心率无明显变化,出汗量可忽略不计,主观温度感觉无明显不适或有凉感.提示,飞行员配穿新型抗浸服及保暖服等全套装备飞行过程中,利用战斗机座舱环控系统进行温度调节,同时使用通风服通风时将不会产生热应激.

    飞行员 抗浸服 保暖服 热应激
  • 潜艇艇员10m深度模拟快速上浮脱险训练的医学保障体会

    快速上浮脱险法是在自由上浮脱险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使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失事潜艇固壳完好,舱室未形成高压.实施时,脱险人员须穿戴特殊脱险抗浸服,经特设的调压舱快速调压后,快速上升出水,不需在水中停留减压.快速上浮脱险技术自1962年英国首次采用以来,目前已在许多国家推广.我国从80年代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随着潜艇艇员快速上浮脱险技术的研究日趋深入,这一技术必将在单人脱险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2001年,我们完成了一次对模拟快速上浮的潜艇艇员和救护潜水员实施医学保障的任务,现报告如下.一、训练条件1. 模拟脱险环境:模拟脱险在某部室内模拟快速上浮脱险塔中实施.室温23~26 ℃,淡水,水温23℃,水深10 m,水下有照明灯及摄像监控系统,水下视距5.5~6.0 m,无水流.2名潜水实验员和若干名脱险人员着快速上浮脱险服,经快速调压舱模拟10 m深度快速上浮出水.

    潜艇艇员 室内模拟 快速上浮脱险 脱险训练 摄像监控系统 技术 调压 现报告如下 医学保障 人员 潜水员 照明灯 实验员 抗浸服 自由 英国 水温 水深 水流 室温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