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长期驻平原导弹部队,1999年6月由海拔23m的平原乘火车至2 800 m高原后,摩托化行军翻越5 321 m高原,进驻海拔3 600 m高原地区演习.为观察部队高原习服情况,总结高原习服锻炼的方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对该部部分官兵进行了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群体问卷调查,以期为高原习服卫勤保障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 了解导弹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2 167名导弹部队官兵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1)导弹部队官兵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4.0%,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为6.5%,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躯体化及敌对因子上.导弹部队官兵SCL 90各因子分明显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多数因子低于地方常模.(2)不同军龄组、年龄组、文化程度的导弹部队官兵SCL 90比较显示,军龄≤1年者心理问题较多;随年龄增加,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小学及大学学历者心理健康状况较中学学历者好.结论 导弹部队官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有必要对重点人群进行早期干预.
目的 研究某导弹部队官兵心理应激状态、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并探讨3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对某导弹部队440名官兵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①该部官兵心理应激原始分为15.72±3.17,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应激T分≥70的有11人,占2.5%.②人格特征中,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敏感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11个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而在恃强性、怀疑性、幻想性和世故性4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③应付方式各因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④相关分析提示,心理应激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各因子间普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⑤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敢为性、幻想性和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6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该导弹部队官兵心理应激水平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表明官兵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人格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官兵比较外向开朗、善于交际,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强,应对方式上更偏向于采取成熟、积极的应付方式.人格特征、应付方式与其心理应激反应有密切关系.
二炮导弹部队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因武器装备的特点,在导弹运输、装检、训练、发射等作业过程中,如防护不当,会损害特勤人员的健康.为了保障部队的战斗力,维护特勤人员的健康,对于接触有害物质的特勤人员给予定期保健疗养.
随着现代战争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导弹部队全新的作战模式给卫勤保障带来新课题.本文旨在通过联训经验,探讨导弹部队训练和未来作战中配属医院外科勤务人员发挥的作用和保障模式.
液体推进剂是具有中等毒性的军事工业毒物并在导弹部队应用广泛.它可通过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等途径被人体吸收引发中毒,导致多个系统发生功能障碍甚至器质性损伤.为做好液体推进剂作业人员卫勤保障工作,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导弹部队液体推进剂作业现场,了解液体推进剂作业现场布局、作业环节、安全防护设施等情况,分析梳理卫勤保障特点和规律,查找存在问题并探讨相应对策,以期达到促进液体推进剂作业人员群体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