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黏液是由气道上皮分泌的水、离子、肺分泌物、血浆蛋白渗出物和黏蛋白(MUC)组成的,在抵抗致病因子和有毒因子的损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许多急、慢性气道炎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C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中,黏液的过度分泌会引起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和局部防御功能的损害,导致细菌感染难以控制和气体交换功能障碍.MUC是黏液的主要成分,使黏液具有流变学性质,对维持黏液的黏滞性、黏附性和弹性起主要作用.近几年来对MUC促分泌因素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其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是一种目前已知的最强促黏液分泌剂,在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形成和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病理作用.本文就NE与MUC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收集肺分泌物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常规法(A)、1ml无菌注射器法(B)和无菌玻璃瓶法(C)收集肺分泌物,对其病原学检测的敏感性、可操作性进行比较.结果:B、C两法与A法相比,在病原学检出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而B、C两法之间无差异(P>0.01)但在可操作性上C更优于B.结论:无菌玻璃瓶法是一种简便、快捷、可靠的收集肺分泌物行病原学检测的方法.
单肺通气技术(OLV)广泛应用于开胸手术,该技术使手术侧肺萎陷,非手术侧单肺通气,目的是防止手术侧肺分泌物或血液流入健侧肺,确保气道通畅,防止交叉感染,避免手术侧肺膨胀,使肺保持安静以利于手术操作,减轻对肺实质的损伤.随着手术日益走向微创时代,对该技术的需求大量增加.
目的探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肺分泌物的收集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常规法(A)、1 ml注射器法(B)和无菌玻璃小瓶法(C)收集肺分泌物,对其病原学检测的敏感性、可靠性进行比较.结果 B、C两法与A法相比,在病原学检出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B、C两法无差异(P>0.1),但在可操作性方面C法更优于B法.结论无菌玻璃小瓶法是一种简便、快捷、可靠的收集肺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