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望眼欲穿”的火眼金睛对于诈骗案件来说,大部分是受害入主动去配合嫌疑人,完成整个犯罪过程.所以,熟悉骗子套路,看穿诈骗把戏,是阻遏此类诈骗犯罪的最有效手段.电话诈骗类 冒充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调查为由,诱骗受害人汇款.通过专门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再冒充购物网站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银行信息错误,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到ATM机解除分期付款手续,实施资金转账.
接读者与作者举报,近年仍有不法单位或个人打着《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的名义,非法出版《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并向全国各地投递冒名杂志、录用通知。为此声明,凡以《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的名义发送录用通知、出版《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均属非法出版行为,该行为严重侵害了本刊的合法权益,以及本刊作者群的利益,并已涉嫌诈骗犯罪,本刊编辑部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