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估东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系统的运作情况及质量.方法 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开展专项调查等方法对监测系统的代表性、时效性、可接受性、真实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等属性进行评估.结果 东莞市流感监测系统由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病原学监测和聚集性疫情监测组成,监测哨点覆盖了全市1/3区域,包括乡镇医院、市属综合性医院和私立医院;监测系统的流程通畅,各环节时效性较好;ILI构成比(ILL%)与聚集性疫情间、ILI%与病毒阳性率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3和0.707,P值分别为0.003和0.000,能一致地反映出东莞市流感的流行趋势和季节性变化特征;监测门诊部分医生对ILI的病例定义掌握不够完整,50%的门诊医生认为监测任务增加了其工作量,45.45%的临床医生曾出现漏登或错登ILI的情况,而负责数据收集及上报的防保医生则均认为监测工作可以接受.用ILI%较上周上升10%这个指标评价系统敏感性和特异性,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最高,分别为92.42%、58.33%和85.92%,但灵敏度只有41.18%.结论 东莞市流感监测系统有较好的代表性、时效性、真实性和实用性,系统的可接受性需通过改进监测手段来提高,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