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霍乱病例与环境来源霍乱弧菌的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研究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广东省霍乱病例及环境来源O1/O139群霍乱弧菌抗生素敏感性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选取2006-2007年广东省霍乱病例及相关来源、环境(珠江水体和海水产品)来源的O1/O139群霍乱弧菌.采用血清学、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不同来源的霍乱弧菌在菌型分布、药物敏感性、毒素基因携带以及分子分型方面的异同.结果 2006-2007年,广东省共分离各类来源O1/O139群霍乱弧菌170株.其中,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37株,环境来源菌株133株(海水产品来源37株、珠江水体96株).两种来源菌株的菌型构成均以O1群EI Tor稻叶型为主;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以产毒株为主,ctxA毒素基因携带率(83.8%)显著高于环境菌株(4.5%);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以产毒株为主的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对萘啶酸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78.8%,78.8%)高于以非产毒株为主的环境来源菌株(50.6%,13.9%,P<0.05).环境来源菌株对多西环素的耐药率(17.7%)高于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0%,P<0.05).O139群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70%)高于稻叶型和小川型菌株(8.9%,0%,P<0.01).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聚类分析显示,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之间,O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之间以及其他的O1/O139群霍乱弧菌之间,PFGE型别表现为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结论 广东省O1/O139群霍乱弧菌来源复杂多样,霍乱防控形势严峻,需要密切注意菌株型别变异情况及菌株变异趋势.
-
doi:
-
关键词:
霍乱弧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分子分型
ctxA毒素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
Keyword:
-
作者:
李柏生
谭海玲
王多春
邓小玲
陈经雕
王晓梅
钟豪杰
柯碧霞
柯昌文
阚飙
-
Author:
LI Bo-sheng
TAN Hai-ling
WANG Duo-chun
DENG Xiao-ling
CHEN Jing-diao
WANG Xiao-mei
ZHONG Hao-jie
KE Bi-xia
KE Chang-wen
KAN Biao
-
作者单位:
-
刊名:
疾病监测
-
Journal:
-
年,卷(期):
-
所属期刊栏目:
-
基金项目
-
在线出版日期:
-
页数:
-
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