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 期刊名称 | 主办单位 | 影响因子 | 年发文量 | 总被引频次 | 基金论文量 | 学科 | 地方目录 | |
1673-5250 |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 中华医学会 | 1.51 | 2497 | 11864 | 989 | 妇产科学,儿科学 | ||
1673-4912 |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1.26 | 5432 | 19841 | 651 | 儿科学 | ||
1673-5323 |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 中日友好医院,中国抗癌协会 | 0.51 | 1891 | 4911 | 260 | 儿科学 | ||
0578-1310 | 中华儿科杂志 | 中华医学会 | 2.31 | 6517 | 92615 | 1472 | 儿科学 | ||
2096-2932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 中华医学会 | 1.40 | 5024 | 17710 | 393 | 儿科学 | ||
2095-5340 |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0.21 | 417 | 458 | 134 | 儿科学 |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承办的妇幼医学类实用性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以多媒体光盘与纸质导读同时发行的少数几份刊物之一。本刊为双月刊,2007年将逢双月1日出版。本刊宗旨是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反映我国妇幼医学领域临床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妇幼医学学术交流;以“存疑、思辨、争鸣、求证”为旗帜,始终坚持“尊重学术自由,提倡学术争鸣”的办刊原则。主要刊登妇幼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学术研究、技术改进,以及对妇幼临床工作,尤其对初、中级临床工作者有指导作用的实用性专家评论、学术会议专家讲座、手术过程录像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妇幼临床工作者,各科临床医师及医学院校师生和有关科研单位人员。
查看详情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儿科领域中惟一一本反映危重症急救方面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杂志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医院的儿科医生,尤其是从事儿科危重症急救方面的临床医生。杂志的栏目有专题讨论、论著、 临床应用研究、综述、讲座、儿科急诊室、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教学查房、临床病理(例)讨论、短篇报道等。本刊现已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列为来源期刊 ,并被国内《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等多家数据库收录。
查看详情本刊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主要反应我国小儿血液/肿瘤临床、科研及预防医学的动态和成果,传递国内外小儿血液/肿瘤研究进展的最新信息,推广小儿血液/肿瘤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读者对象为从事小儿血液与肿瘤的各级医生、实验室研究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兼顾基层、培养中青年,并益于提高小儿血液与肿瘤疾病的医疗质量。
查看详情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现任总编辑杨锡强,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美教授任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贴近临床,贴近读者;引导学科发展,鼓励观点争鸣。本刊为双效期刊,2003年被Medline收录,连续9年被评为“百种杰出期刊”, 连续6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
查看详情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为广大围产新生儿医学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园地,提高广大儿科医师、特别是新生儿专业医师的学术水平,更好地进行新生儿保健、提高医疗质量,使新生儿茁壮成长。读者主要为儿科医护人员及新生儿专业医护人员。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全国性的新生儿专业的医学杂志。
查看详情《发育医学电子杂志》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发育医学电子杂志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9335/R,国际刊号:ISSN2095-5340。发育医学电子杂志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本刊为季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发育医学电子杂志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北京军区总医院承办并编辑出版的发育医学领域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以科学性、普及性和实用性为原则,用发育医学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指导临床、科研、教育、保健等工作者的实践,以人为本,为医生及科研等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临床以发育生物学为基础,深入探索认识人类机体发育的规律,寻找解决与发育相关的临床问题,如营养代谢、遗传疾病、先天畸形、智能行为、精神心理、组织器官工程、癌变机制等的策略和方法,力求从揭示生命发育的本质深层次去推动包括妇产科、儿科、再生、肿瘤等在内的诸多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读者对象面向全体医务工作者,重点是儿科、妇产科、遗传代谢、智能行为、精神心理、先天畸形,以及肿瘤学在内的各临床、科研、保健等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