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 期刊名称 | 主办单位 | 影响因子 | 年发文量 | 总被引频次 | 基金论文量 | 学科 | 地方目录 | |
1673-7806 | 药学与临床研究杂志 | 江苏省药学会 | 0.95 | 3244 | 11383 | 544 | 药学 | ||
1005-8915 | 药物生物技术杂志 | 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药学会 | 0.46 | 2280 | 9762 | 1039 | 药学 | ||
1005-1678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 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 | 0.00 | 5513 | 33368 | 1508 | 药学 | ||
1000-5048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中国药科大学 | 0.65 | 2520 | 21064 | 1288 | 药学,大学学报 |
《药学与临床研究》是由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江苏分会主办的学术期刊。《药学与临床研究》双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已发行至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等地区,拥有大量读者。《药学与临床研究》是药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药学领域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强调药学科技的普及与提高,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现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等国内主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创刊14年来,《药学与临床研究》得到了中科院药物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中国药科大学和多家医疗机构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使得《药学与临床研究》紧随药学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得到了国内医药行业专家的好评,并多次在期刊评比中获得好名次。目前,《药学与临床研究》成为国内药学学术期刊中颇具知名度的品牌。
查看详情本刊是国家科委批准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双月刊)。主要刊登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食品化学、农业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应用文章。包括生物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信息学、基因治疗学以及生物成份的分离纯化和分析、新生物药物的开发和药理、药效及临床研究。本刊读者是从事生物技术科学研究人员,生物科学工作者,生物药物科技人员,药学工作者,医师,高等院校师生和工农业科技人员等。
查看详情“《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于1976年创刊;办刊宗旨是:根据“基础与临床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通过报道有关生化药物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最新进展,促进我国生化药物医学的健康发展以及与国际相关学术团体和单位的合作交流。本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1678,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55/R。本刊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权威性。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其主管单位是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单位是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由《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编辑部和北京数字医视传媒出版发行。本刊的读者对象为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临床相关医生、医学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等。热忱欢迎从事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药技术等基础及相关临床医学专家、学者投稿。”
查看详情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药科大学主办的药学类综合刊物,1956年创刊,双月刊,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中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生物技术、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学科的原始研究论著。本刊分别被国内权威检索机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列为药学类核心期刊。同时进入“CA千种表”、“国际药学文摘”、Elsevier数据库等国外权威检索数据库。屡获国家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教育部等各种奖项。据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2003-2004)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的影响因子为0.844,2004年的影响因子为0.810,分别位居高校学报(医药卫生)第1位和第2位。在药学学术期刊中也是名列前茅(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8位),在药学期刊界享有较高声誉。本刊突出创新成果、前导预测、科研跟踪、权威评述,具有“药学前沿”、“获奖成果”,“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交流”,“综述”等品牌栏目,因此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创新性、实用性、发行数量大、出版周期短的特点。本刊坚持以高学术品味示人,为医药科技人员报道新成果、提供新思路、应用新方法、开拓新视野架起了科技交流的桥梁。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