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领域广泛使用1995年发布的第十版《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ICD)指导诊疗工作.但是,第一版发布于1900年的ICD,实际上是从疾病死因统计发展而来[1].它不能体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态.1975年,Wood等在修订第九版ICD的国际会议上,为描述疾病的后果,提出了一个功能障碍清单.在此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0年发布《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ICIDH).经过20年的实践和修订,WHO到了2001年正式发布《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2],用于描述人类关于健康的体验[3].从生的质量(健康)和死的原因(疾病)两方面,ICF和ICD提供了可持续改进的理论框架和术语体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