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是生命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理、生化、遗传和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教学等方面的文章。
1、《生物学杂志》是生物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及生理、生化、遗传、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等生物科学领域及其交叉学科的学术论文,刊登大中专院校生物学教学经验介绍等方面的文章。主要栏目有:综述与专论、研究报告、技术方法、教学研究等。对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论文、获省、部级以上资助项目的科研成果论文将优先发表。
2、来稿要求文字简练、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图表清晰。题名应简洁恰当,中文名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名也应尽量控制在10个实词,尽量避免不常见的缩写。每篇论文(包括文献和摘要)不超过5000字为宜。来稿应有中英文题名、摘要(中、英文摘要要求300-500字左右,以第三人称表述)、关键词 (一般选择通用性强的词,控制在3-5个)、作者单位(中英文)及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有查阅条件的作者请注明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
3、文稿要求用字规范,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文稿中公式、外文字母、基因符号及其表型产物(蛋白质)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要准确工整,生物的属、种是拉丁文斜体。
4、文中只附必要的图和表,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表格一律用三线表,图片分辨率高(在原文中插入图表),请全部提供矢量图,图表要有中英文对照说明。二维坐标图请不要画成方框图。地图确保不能存在边界不清或有地域标注缺失等政治问题。本刊只接受本网站投稿系统的电子文稿,请先在我们网站注册(www.swxzz.com),由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即可将稿件上传到我们的投稿系统数据库中。
5、文稿的第一页注脚处,请注明基金项目来源,并附课题编号及资助情况(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发展基金、重点实验室资助等)及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包括指导老师)的姓名、学位、职称、研究方向以及EMAIL等情况。
6、参考文献仅限公开发表的,主要的。其排列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前后顺序,不分文种,不少于10篇。(a. 参考文献类型为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排列格式如下: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b. 期刊文章、报纸文章、标准,排列格式如下: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J]、[N]、[S]),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c. 专利[P],排列格式如下:序号,专利所有者,文献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d.网刊[J/OL]:作者姓名. 文章题目[J/OL]. 刊物名:1-页码数.(发表时间) [引用时间].具体网址(或DOI号).
7、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化学文摘(C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弘扬作者的学术思想和成果,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清。本刊发表的文章均被认为已获得作者的无稿酬提供情报检索、摘录、转载的许可。
8、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删改。
9、为保证来稿的学术质量,对作者及本刊负责,参照我国有关期刊审稿办法,均收取每篇稿件50元审稿费,编辑部在1个月内给予答复。
10、本刊注重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与扶植,欢迎年轻作者将研究成果、学位论文向我刊投稿。为提高学术成果的传播实效性,本刊与中国知网开展了优先出版合作(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也称On-line First,是指以互联网、手机等数字出版方式提前出版印刷版期刊的内容)。欢迎有条件的作者将研究内容的相关信息制作成视频发给我们(我刊会将视频数据制作成二维码链接嵌入在文章内)。我刊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分享者 | 点评内容 |
根据您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协助您选择合适期刊
我们从语言、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给出评估报告、修改意见和投稿建议。
匹配具有SCI发表经验的资深科研团队,全过程跟踪服务,协助您成功发表论文。
匹配具有丰富课题申请经验的科研团队,研究专业热点问题,提供从课题申请到结题的全过程服务。